初中教育的真正使命是什么?這是我從教20多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坝肋h比別人多做好一點點”,是我們的學校精神。我體會到:只有教育工作者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價值的”,教育才能真正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學校精神的孕育。學校是學生接受文化滋養(yǎng)最基礎(chǔ)、最豐富的地方。我校精神——“永遠比別人多做好一點點”,看起來樸實直白,其實要做到并非易事。比別人做好一點點易,多做好一點點難,永遠多做好一點點更難。我們的學校精神蘊含“永恒超越”之意,在教育中,學校堅持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天比別人多做一點點,做事要精益求精,不斷超越自己,由做事到做學問、做人。學生在不斷做好小事情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持之以恒,就會養(yǎng)成習慣,形成品格。
每天早晨,當我看到學生認真打掃教室、走廊,細心擦去花瓣上灰塵的時候,那專注的樣子總讓我感動;課堂上,他們那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敢于大膽質(zhì)疑的神態(tài),妙語連珠的發(fā)言,總給人留下深刻記憶。
和諧團隊的力量。我校一向以和諧大家庭著稱,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中會得到所有教職員工的愛護和關(guān)心?!跋嘈琶恳粋€孩子都是有價值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不僅成為教師的共識,而且成為教師教育行為的一個重要準則。我們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了“六多”活動,即多側(cè)面了解,多方位溝通,多層次教學,多渠道發(fā)展,多平臺展示,多角度欣賞。評價評比方式均以團隊為單位計算,或以班級,或以年組,或以學生自己組合的團隊,人人參與,人人奉獻,各顯其能;人人有機會,人人有特長,增進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人生最為寶貴的東西。例如,學校初三政治教研組的4位教師設(shè)計的趣味政治知識競賽,在18個班級開展,其中最值得借鑒的是競賽規(guī)則:全班同學人人參加,不許一個人掉隊。方法上,他們發(fā)揮團隊智慧,優(yōu)扶弱,一個帶一個,爭取個個過關(guān)。經(jīng)過一周的備戰(zhàn),18個團隊都有了不同收獲,不僅知識在活動中被靈活地掌握,團隊合作共贏的學習策略也讓大家學有所得。和諧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自信滿滿,對生活、學習和實踐活動充滿了熱情,每一個人都因自己的進步而驕傲。
家長贈書的智慧。在我們學校,受學校教師常年為學生贈書的影響,家長主動為班級贈書這件事已堅持多年。如今,這一舉動早已成為校園佳話,也成為學校文化建設(shè)的一大亮點。由于贈書不斷增多,我校建起了“流動圖書館”,由校小記者團的學生負責安排流動圖書的去向。我們還尋找機會宣傳各類圖書的閱讀方法,向?qū)W生推薦自己喜愛的書,引導學生擠時間讀書,使“閱讀靜思”真正成為其受用一生的習慣。教師和家長的良苦用心充滿智慧,并通過贈書培養(yǎng)了學生終身受用的生活興趣,讓書與學生互動,成為滋養(yǎng)終身的養(yǎng)分。讀書養(yǎng)成了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在知識的空間自由自在游走,開啟了心靈與腦海中的創(chuàng)造、幻想空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讀書的興趣隨自己成長的需要而有所取舍,書中厚實的養(yǎng)分孕育其成長,使他們不斷認識人生,探索人性。
學生從書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學會發(fā)現(xiàn)、呈現(xiàn)、創(chuàng)造和服務(wù)。學生演講團定期舉辦各種讀書演講活動,并將此項活動延伸至學校周邊的各個社區(qū)。他們了解社會、了解弱勢群體的需求,在學校開展了“為貧困家庭獻愛心活動”,全校2700名學生捐款8萬多元,送到社區(qū),送到需要幫助的百姓家中。此外,學校的文化墻、文化角及各個可以觸摸的地方,都被熱愛讀書的學生占領(lǐng),被布置成讀書體會園地、書畫展示園地、名著鑒賞園地、名言激勵園地……凡是學生想到的,學校都盡力提供場所滿足他們的需求。學校文化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成為一種“場”,吸引著無數(shù)學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上一篇:立定腳跟育人 放開眼孔辦學
下一篇:不比起點比成長
論文排行榜
精品論文
推薦校長
意見反饋 |聯(lián)系訪談 |客服電話:400-0711-222(工作時間9:30-18:30)
關(guān)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使用條款 | 網(wǎng)站地圖 | 會員注冊
| 找回密碼 | 意見反饋 | RSS訂閱 | 聯(lián)系我們
京ICP備18006762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