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公告:
學校校訓:
學校新聞
2014年6月13日上午,田家炳基金會董事局主席、田家炳長子田慶先先生和田家炳基金會干事李存俊先生等一行來我校訪問,劉紅校長與來賓親切會見。稍后,交流座談會在我校辦公樓12樓會議室舉行。
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炳基金會創(chuàng)辦人、董事會主席田家炳先生,是一位愛國愛鄉(xiāng)、熱心公益的企業(yè)家和慈善家。被評選為2006年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
田先生1919年誕于廣東大埔古野鎮(zhèn)銀灘村書香之家。1935年田先生年16不幸父懮,不得已棄學從商,肩負持家重任。1937年18歲,遠赴越南推銷瓷土。1939年因汕頭淪陷,瓷土運輸中斷,遂轉往印度尼西亞,從事橡膠業(yè),并手創(chuàng)「超倫」、「南洋」兩樹膠廠,業(yè)務鼎盛。1958年舉家遷居香港,在屯門填海造地,建立田氏基業(yè),專事生產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積極扶植人造革下游加工工業(yè)的發(fā)展和打開產品國際市場,促進社會繁榮。1992年在廣東省東莞市成立東莞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2000年在廣州黃埔區(qū)成立廣州田氏塑料有限公司,建成現(xiàn)代化、自動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制造廠,無論規(guī)模、技術、管理等都居國內前列,并于1997年取得「ISO9002國際標準質量管理證書」,2000年春取得「ISO14001國際標準環(huán)境管理體系證書」。
田先生偉績在握,尤念家國,決以造福桑梓,報效國家為己任。早在60及70年代,曾出任博愛醫(yī)院、東華三院總理,現(xiàn)仍兼任仁愛堂咨議局委員及積極支持其它多間慈善機構事務,推動社會福利工作。本著「取諸社會、用于社會」、「留財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后代」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田先生于1982年成立「田家炳基金會」,除留下化工廠給子女繼續(xù)經營外,其余房產資財價值10多億港元全部捐出給早年在香港成立的田家炳基金會,造福社會。不分畛域地專事捐辦公益事業(yè)。田先生不是香港最有錢的富豪,亦不是捐款金額最多的人,卻肯定是捐出財產比例最高的人。
田先生履仁崇義、不求聞達,深得海內外政府各級機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嘉許。1982年英女皇壽辰授勛,港督尤德頒贈英女皇榮譽獎章; 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將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1996年,英國女皇授予M.B.E.(Member of British Empire)勛章。多所大學授予榮譽博士、院士榮銜;國內70余市、縣授予榮譽公民、榮譽市民稱號,數(shù)十所大學聘為榮譽教授。2004年北京中華慈善總會舉辦首屆全國慈善人物評選,他獲選為中國最具影響的一百位慈善人物,2006年再獲該會頒授“中華慈善事業(yè)突出貢獻獎”。
田先生以「安老扶幼,興學育才,推廣文教,造福人群,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為創(chuàng)會宗旨。田先生在諸多善舉之中,尤鐘教育。田先生認為興國之道在于人才,而人才培育始于教育。要辦好教育,必須首先培訓英才教師,因而發(fā)展師范教育。田老說:“21世紀的曙光已閃爍在天宇,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能繁榮發(fā)達,先進的科技是最大的推動力。而科技的進步,實有賴普及教育?;诮逃艹鋵嵢说闹腔?,教人修身立品,我選擇教育作為回報社會的方式之一。”百年大計,教育先行,教育的關鍵在師資,只有培養(yǎng)好師資,才能興國、興業(yè)、興世紀。2001年4月,為盡快實現(xiàn)資助內地一批師范大學和重點中學的承諾,他毅然賣掉位于香港九龍的花園洋房,自己去租了一套公寓。田家炳賣屋助學的義舉深深感動了買主,結果房子以5600萬元成交,超出市價三四百萬元。 田老用心良苦,赤誠之心昭然。
迄今為止,由田家炳先生興辦的公益事業(yè)已經遍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qū),共計捐資愈16億元人民幣,捐助大專院校90所,中學160多所,小學等60多所。設立了多種助學獎教基金和發(fā)展基金。1997年6月,田家炳基金會向教育部捐款300萬元,資助“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同時,從1994年開始,田家炳基金會已向全國貧困地區(qū)的1300多所農村中小學(計劃以后每年增加100所),捐贈“田家炳圖書室”,每個圖書室要購置幾千元至1萬元的圖書。這些書籍,使久居山區(qū)鄉(xiāng)村的學生如同久旱逢甘露。正如田老先生所說:“不管怎樣,錢投到教育上總是不會白費的,多幾個孩子升學,就多幾個家庭脫貧”。 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稱之為“形成了中國教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田先生務實求真,不圖虛名,從不以德自居,侍功自傲,捐資也不求回報。一個人在默默無聞,既不沽名,也不釣譽,切切實實的在做那[人所難能]的無私奉獻,霖雨蒼生而澤及天下。他不顧耄耋高齡與長途交通的辛勞,奔波全國各地,親自參加各地田家炳中學的奠基或竣工典禮,并要求慶典不要鋪張,婉言各界的禮贈,更敦請不要安排他入住高級賓館,盡量為接待單位節(jié)省費用。他的分豪財富,都是來之不易的血汗錢。故他崇尚節(jié)儉,平日清茶淡飯,粗衣布履。出入公車,生活簡樸。
田先生修身立品,推己及人。他不僅給他資助的學校帶去資金,而且還非常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育的教育。每到一個學校,老先生都強調[學校教育,以德為重]。每在一個學校,他都要和師生真情對話,交流處世為人之道理,實踐人格教育理想。正像田家炳先生所說:“我希望田家炳中學的學生在修才、修德兩個方面都要重視,有才無德的人會做壞事,危害社會;有德無才的人還可以學習,還會為社會做點好事,我們每個人都天天檢討一下,要天天做好事,我希望我們田家炳中學的同學,在家做個好兒女,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田先生之所以蜚聲海內外,并非因為他是億萬富翁,而是由于他宅心仁厚,慷慨好施,傾家捐贈興辦善業(yè)。海內外人士總結了他的崇高風范,尊稱他為強者、智者、儒者、仁者、長者。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