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核心,構(gòu)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我們每個教育教學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基本課題。在課改的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陣地作用,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是我這個從教近二十年的教師面臨的又一次嚴峻的挑戰(zhàn)。
我們的生源不是很樂觀,優(yōu)等生少,而各種各樣的問題生、學困生太多,幾乎占據(jù)了各班學生人數(shù)的一半。作為老師,每天上課面對學生耷拉著的腦袋、暗淡的目光,我和在座的各位老師一樣,真是很心痛。鮮花一樣的生命,本應(yīng)是求知欲最強的時刻,卻在他們最基本的基礎(chǔ)教育階段擱淺,難道小小的年紀就準備終生去當文盲嗎?這樣的孩子心理會健康嗎?學業(yè)的失敗和挫折會影響他們一生的幸福?。∧敲?,作為他們的老師,我該怎樣用自己的道德良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的未來。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可以讓學生銘記一生,成為奮斗的動力。一句嘲諷的話,可以讓學生留下一輩子的陰影,使學生一輩子喪失上進心。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洛克說:“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們幼年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極長久的影響。”可見,作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都可能影響一個學生的未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平日工作中,必須善思善行、慎思慎行,特別去關(guān)注那些問題生、學困生,把更多的愛和關(guān)懷送給他們?! ?/p>
如今的學生厭學現(xiàn)象普遍,逆反心理又強,如果采用強硬措施,擺出師道尊嚴,逼迫學生被動學習,則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多次冥思苦想之后,我開始“籠絡(luò)”學生,“收復(fù)”學生,和學生溝通,交朋友。大家知道,人際關(guān)系是生產(chǎn)力,那么,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就是教學效率。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只有建立起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能為師生互動創(chuàng)造條件,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中我盡可能語言親切、態(tài)度和藹、熱情耐心,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多關(guān)心、多鼓勵、多表揚,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他們平等相處,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得以在民主、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習,讓他們感到教師的平易近人、親切可信,從而樂于和教師交往,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學習。
以前的課堂,我讓學生以“靜聽”為主,我自己唱主角,學生當配角,少數(shù)尖子生唱戲,多數(shù)同學當聽眾,致使學生養(yǎng)成心理上的依賴性,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利于調(diào)動大多數(shù)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困生游離于課堂之外。如今我讓學生走出“靜聽”,而我則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傾聽”是教師與學生心靈溝通的一種方式。一位善于“傾聽”的教師就像一位高明的心理醫(yī)生,能夠準確把握學生脈搏的跳動,能夠及時預(yù)測學生情緒的波動,能夠巧妙調(diào)整課堂氣氛,把師生的溝通上升為一種藝術(shù)。我的“傾聽”,改變了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獨立思考。任何年齡階段、任何發(fā)展水平的學生都是帶著自己的觀念進入學習活動中的,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yīng)首先傾聽學生自己的觀念,傾聽他們對問題的看法,傾聽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傾聽他們對題目的探索過程和結(jié)果的解釋。在傾聽學生的基礎(chǔ)上,再運用教育智慧,創(chuàng)設(shè)深入探究的情境、條件和契機,幫助學生在探究中誕生新的更精彩的觀念?! ?/p>
我在課堂上傾聽學生的見解時,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到信任。在學生小組學習討論時,我往往走下站臺,俯下身子,加入到他們之中,認真傾聽學生的發(fā)言討論?! ?/p>
二是要真誠,目視對方,精力集中。在學生發(fā)言,表達見解時,我會全神貫注,凝神傾聽,帶著欣賞的目光注視著學生,向?qū)Ψ絺鬟f這樣的信息:我正認真地聽你說。我剛接手初三這兩個班時,有的學生回答問題時,一直笑著看著我,我心里立刻好溫暖的感覺,我把更燦爛的笑容同樣送給他們,相信他們心中會更溫暖,學習會更努力。在本次期中考試中,班上很多同學的成績都大幅度提高,如三班的王迪、俞潔、蔡志超、王樂云、 禹建 君、于清,四班的梁鵬、王萌、宋俏逾、馬朝暉等進步幅度都在20分以上,兩個班級的平均分都有很大進步,趕上了兄弟班級?! ?/p>
三是傾聽的過程中有反應(yīng),比如對學生說的問題點頭示意或做出相對應(yīng)的反應(yīng)。在和學生交流的同時,我在適當?shù)臅r候用“嗯,哦,很好”等有聲語言表明我對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適當?shù)攸c頭、微笑,表示我對學生談話內(nèi)容和方式的認可;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我讓自己的感情隨著學生感情的變化而變化,我關(guān)切的問候,巧妙的提醒這時會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鼓勵。
四是要有耐心,寬容和理解學生的情感和表達方式。我們教師對待學生的述說,應(yīng)多一份親切平和與耐心包容。在課堂討論交流中,我更注重傾聽學生哪怕是錯誤的聲音。當學生的見解出現(xiàn)錯誤時,我不馬上打斷、制止學生的話語,更不取笑學生,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學生,而是從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捕捉他們的情感體驗、知識能力的細微變化,鼓勵他“再想一想,再說一次”,用足夠的耐心包容學生,不厭其煩地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多想多說,在不經(jīng)意間巧妙加以引導,給予糾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樹立自信,掌握知識?! ?/p>
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我努力轉(zhuǎn)變角色,明確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身份,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過渡到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充分重視課堂互動與對話對學生學習的重大影響,放下教師的架子,俯下身子,傾聽學生的聲音,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剛剛送走的這一屆畢業(yè)生,我班39人中,有29人正式接到一、二、三中的錄取通知書,順利升入高中。我和楊晉杰主任教的數(shù)學中考成績名列全區(qū)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