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學教育發(fā)展趨勢,仍然是重視主課教學,而忽視所謂的副課。歷史科目也不例外,并沒有給于應有的地位。那么這種形勢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課堂僅有的效率,顯得至關重要。本人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談談個人的看法,欠妥之處,不吝賜教。
關鍵詞: 歷史 興趣 中學生
一、教師加強專業(yè)水平,提高教學技巧
一堂課是否成功,是否精彩,教師是關鍵。所以優(yōu)秀的歷史老師不僅要求有過硬的專業(yè)水平,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而且關鍵是如何提高教學技巧,改善教學方法。歷史課有些枯燥無味,加之又是副課,不受重視,學生自然不會感興趣。教師應該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抓住機會,努力改變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造愉悅、輕松的課堂氣氛。關于這個問題,本人淺談幾點體會。
課堂語言尤為重要。重視語言的魅力,重視語言和其他教學媒體的配合,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這其中需要注意許多技巧。首先要保持聲音洪亮,鏗鏘有力,抑揚頓挫,起伏適當。其次語言應幽默,而不是純粹的僵硬、空泛無力。幽默的語言,往往能夠激起學生聽課的樂趣,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老師語言的魅力,從而為學習歷史增添了興趣。當然如有條件,可以適當?shù)卮┎逡恍┓窖?,形成獨特的語言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精神。但要注意不能滿堂串,這樣只是為了純粹的搞笑,過分吸引學生,導致課堂沒有達到教學效果。
教師本身的人格魅力,這是學生熱愛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本人的魅力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如,某位老師的字非常漂亮,每次板書就是一副精美的書法作品。淵博的知識和過硬的教育能力,這也是吸引學生的法寶。教師的才華如云中白鶴,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羨慕感、敬佩感、感召力、吸引力,使學生自覺不知覺地模仿教師,向教師看齊,從而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教師淵博的學問如源頭活水,總能給學生以滋養(yǎng)。一個具有較強文化素養(yǎng)的教師會使學生感到教師的偉大,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師除了對自己的業(yè)務要精通之外,對其他學科也要有所涉獵和了解,因為現(xiàn)在要真正教好每一門課都要綜合許多學科的知識,而且現(xiàn)在有一部分學生上網(wǎng)多,知識面廣,如果他發(fā)現(xiàn)教師的知識面都不如他,會引起他的輕視和鄙夷。歷史教師應具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必須勇于接受新觀念、新知識,主動向他人甚至是學生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使自己具有淵博的知識,用自身的學歷吸引學生。
二、精心設計導入語,激發(fā)求知欲望
導入語的效用在于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縮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從導入語中產(chǎn)生疑問,形成一種渴求有關知識的心理。導入語設計的巧妙,會引發(fā)學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根據(jù)不同教材,不同學生精心備課,認真設計導入語。
關于導入,許多教師都有適合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特點,巧妙設計,精心準備,力爭達到良好的效果??梢圆扇 奥?lián)系法”,例如在講《科舉制度的建立》時,其中有“連中三元”的內(nèi)容,老師可以根據(jù)某些地區(qū)的風俗:客人做客,主人一般煮三個雞蛋,這是為什么呢?教師可以設問。從而闡述這一風俗的來源。而講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可以利用當今世界發(fā)展形勢,比如利比亞戰(zhàn)爭,來說明美國從成立不到三百年,到現(xiàn)在卻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導入時也可以利用一些輔助材料,如結合歷史地圖、圖片等。講世界歷史上冊第8課《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這一課時,先給學生出示達?芬奇的名畫《最后的晚餐》的圖片,并進行描述:“這幅畫描繪了耶穌在和他12個門徒最后一次晚餐時,對他的門徒說:‘你們當中有一個人出賣了我!’在這一剎那,眾門徒的表情和內(nèi)心活動頓時流露出來:有的憤慨,有的悲嘆,有的則在表白自己的純潔無辜。叛徒猶大神態(tài)驚愕,手中握著出賣老師而得到的錢袋,位于圖中最陰暗之處。這幅圖畫歌頌了殉道精神和對叛徒行為的鞭撻,從而表現(xiàn)出典型環(huán)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是人文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那么,什么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思想和文藝復興運動之間是什么關系?”由此轉入新課。
教師也可以采用故事導入的形式。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愛聽故事,故事對于學生來講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上課鈴響后,學生匆忙地從課間的吵鬧玩耍中回到教室,無法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教師遇到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故事的方式進入新課。講《金與南宋對峙時的中國》一課時,可以用“岳母刺字”的故事:宋朝有一個人叫岳飛,他在母親教導下,從小立下了報國殺敵的遠大志向,勤學苦練,學了一身好武藝,又熟讀了許多兵書。當時北方金國軍隊南下侵犯宋朝,到處搶劫、殺人、放火,一直打到了宋朝都城汴梁,把皇帝、太上皇及大臣等8000多人俘虜了,國家和人民遭受災難。為保家衛(wèi)國,岳飛報名參加了抗金隊伍。出發(fā)前,岳母親手用針在他的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并對他說:“不要掛念家里,希望你永遠為國報忠,誓殺金賊!”岳飛牢記母親的話,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很快成為一名抗金名將。也可以向?qū)W生講述關于楊家將的故事,或者包青天的電視劇。故事導入時,應注意故事的生動性和真實性。
注重導入對于課堂十分重要,教師應該把握這一點。導入的方法形式各異,目的都是為了使歷史教學由抽象到具體,都是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選擇導入方式,遵循一個原則,即學生聽得懂、感興趣。這就要求歷史教學工作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這個領域的無窮奧秘。
三、借助教學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歷史課堂教學,教師口授,學生聽記,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則是被動接受知識。這樣不僅給教師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顯得非常疲勞,而學生也覺得枯燥無味,失去興趣。在教學條件改善的今天,歷史教師應借助多媒體手段,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通過聲、光、電的有機組合刺激學生的感官意識,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以次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如在講《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可以插放一段《火燒圓明園》的錄像,在講《抗日戰(zhàn)爭》時,可播放國歌等,這樣,通過直觀教學手段代替教師的講讀,取得更好的效果??梢哉f,多媒體使歷史走近了學生,使歷史課不是枯燥的理論和呆板的講授。講到《抗日戰(zhàn)爭的相持階段》一節(jié)中的“敵后抗日根據(jù)地的艱苦奮斗”一目時,我先播放一首同學們熟悉的歌曲《南泥灣》,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感覺到南泥灣從“雜草叢生、沒有人煙”開辟成“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過程,使學生自然形成“南泥灣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的問題,從而學生從背景、措施等方面開展小組討論,通過討論,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歷史知識,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在多媒體教學中,我常常把收集到的大量教學資料(包括資料數(shù)據(jù)、聲音、錄象等)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教師可以在課堂有限的時空中,使學生增加接受知識的信息量,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的空間,為學生分析問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最終達到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果明顯的狀態(tài)。
四、開展相關活動,激活課堂氣氛
新課標要求要求我們多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從各方面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老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合理穿插一些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課堂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如:
課堂辯論。歷史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形成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以史為鑒,以史明智。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主體介入,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參與對歷史的評論,就某一歷史問題、歷史人物的評價或某一歷史史實、觀點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提供歷史背景,鼓勵學生進行歷史問題探究,通過爭辯、探究,提高對歷史的認識,有利于歷史思維 能力的培養(yǎng),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在講七年級歷史下冊《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一課時,根據(jù)教材的要求,“如何評價澶淵之盟”,一方認為宋遼達成澶淵之盟是好事;另一方則認為對宋朝是屈辱的,對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教師可以組織一次小規(guī)模的辯論賽,將全班分成兩個大組,成立甲方、乙方,就“宋遼雙方簽訂《澶淵之盟》的利弊”展開辯論。這一過程中老師的主導作用很重要,對辯論要組織得當,調(diào)度有方并在最后作一個總結。通過辯論活動,有利于深刻掌握、理解知識,并在這一過程中學會運用,也使學生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切實體驗到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樂趣。
學生講故事。歷史故事本身就是歷史的一部分。特別是在初中一、二年級,故事對同學們的誘惑力很大,學生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都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抓住有利機會,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講述相關故事情節(jié)。還是以《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為例,該課涉及的內(nèi)容較多,其中的歷史人物既復雜又耳熟能詳,歷史故事或多或少都聽過。如岳飛的“岳母刺字”、十二道金牌,楊家將的滿門忠烈、英勇抗遼的故事,包青天中“貍貓換太子”的傳說……講故事增強了歷史課的吸引力,改變了單調(diào)枯燥的課堂氛圍,拓展了課本知識,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最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激發(fā)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歷史教師面臨的一個首要問題和基本任務,也是歷史教師要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在加強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同時,更應注重教學技巧,改進教學方法,進一步開拓思路,大膽探索,為摸索出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興趣更多更有效的方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