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學生找回自信
時間:2014/10/9
對此,我校組織專人,對不同家庭的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以掌握出現問題的原因。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一些家長對孩子缺少長遠培養(yǎng)目標,重結果輕過程,重提供物質條件而輕思想教育;在與學校溝通方面,許多家長對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不了解,對學生的要求往往和學校不一致,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能形成合力。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fā)現,雖然有著許多不良行為習慣,但這些學生普遍愛勞動、愛活動。根據這一特點,學校決定從學生的愛好入手,開展環(huán)境衛(wèi)生治理活動、個人衛(wèi)生評比、足球賽等活動,讓學生從小事入手,在點滴中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同時,我們定期召開家長會議,宣傳《義務教育法》,明確家庭教育應做的工作,及時通報學生在學校取得的成績,使每個家長都能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有前途的,逐步改變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方法,以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統一。
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我們每天下午利用大課間開展各種文體活動,鼓勵學生參加,讓他們在籃球、羽毛球等活動中展示自己的特長,并在這些活動中獲得自信。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如果學生在行為上出了問題,我們不是訓斥、懲罰、批評,而是注意傾聽學生敘說,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的原因,使其自覺改正錯誤。例如,對于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字跡潦草的學生,我們不是罰學生重做,而是了解完不成作業(yè)的原因,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我們不是叫家長,而是認真傾聽,平等對話,通過談心等方式促進學生反思,使其認識并改正自己的錯誤。同時,我們還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在醒目的地方張貼“文明禮儀伴我行”系列宣傳畫,張貼“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等標語,以期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行為習慣有了一定的好轉,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