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什么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睆倪@個標準來看,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很多時候教的都是無用功?,F(xiàn)在中學理科教育存在偏難繁的問題而文科教育和死記硬背還是無法脫鉤。三中全會說要進行教育改革,減少科目,文理不分科,但若不能解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評價問題,再怎么改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在學校里,學生學到而且不容易忘記的是什么呢?恐怕不是某些題目的解法或者某些科目的知識點吧。拋開德育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不講,如果我們單純從智育的角度上來看,其實我們學校的課堂教育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學生到學校學什么東西才是最有用的呢,什么東西才是他們覺得不枉來學校這幾年的呢?學生學完小學就基本上把數(shù)數(shù)和讀寫能力掌握了,那么,為什么還要上初中,乃至高中、大學呢?這些高一等級的學校還要帶給學生什么東西?我認為如果說中學教育有帶給學生幫助的話,恰恰就是它不設(shè)置的科目:邏輯與批判思維。很諷刺但也很現(xiàn)實。數(shù)學還要學三角函數(shù)、微積分這么深難的東西,就是因為這頂科學上的明珠帶給學生的是嚴謹而清晰的邏輯分析能力。物理、化學這些學科也是如此。歷史、政治這些學科假話空話大于真相,如果老師引導、辨析得當?shù)脑挘瑢W生當然也就可以用批判的眼光從無稽之中看到現(xiàn)實的荒謬??上У氖?,除了做題和考試之外,學校教育有意無意的漏掉了這些重要的東西---邏輯與批判思維。
沒有邏輯的知識就無法具備正確的推理,所以咱們會看到,近的來說學困生再怎么學都難趕上來,學優(yōu)生想打破瓶頸往往難上加難,何也,無法打破原有的思維方法罷了;從長遠來看學了多年理科的大學生還相信仙人球可以防電腦輻射,文科生表達還存在障礙甚至對社會現(xiàn)象都無法做出正確的價值觀判斷人云亦云唯專家是從。
教師其實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具體的學科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邏輯規(guī)則、推理能力和批判思維,讓他們通過語言或者實驗來推理論證判定自己學到的知識,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幫助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學習過程中的如何去推理、思維和判斷種種謬誤和不足,繼而延伸到日常生活如何篩選和使用當今信息爆炸的社會的有效信息,而不僅僅是交給學生公式和概念讓學生單純的去套用。邏輯與批判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科學習方法,任何所謂真理和真相都要對其通過懷疑、批駁、聯(lián)想進行建構(gòu)和辨析,發(fā)現(xiàn)往往比給予更深刻,更接近事物的本質(zhì)。
理科和文科雖然是不一樣的學科,但不能說理科的學生就比文科的學生更具備批判思維和推理能力,如何他不具備基本的科學推理研究方法和邏輯推理能力,不具備基本的數(shù)字統(tǒng)計分析能力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