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其在參與實際活動的過程中,在與他人的合作與交往中,通過自身經歷和體驗發(fā)展來的。而我認為,學生的自我教育與完善,離不開教師的引導。
以下就是我在“引導學生自我發(fā)展”方面的幾點做法與反思:
一、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
當代不少中學生缺乏遠大理想。有人戲說:知道周迅的多了,知道魯迅的少了;崇尚比爾的人多了,崇尚保爾的人少了;喜歡牛排的人多了,喜歡牛頓的人少了;熟悉高爾夫的人多了,熟悉高爾基的人少了。這一代中學生也常被人們戲稱是“精神缺鈣”的一代。怎么辦?唯一的出路就是來個“精神補鈣”。
《水煮三國》的作者成君憶說過:“你應該選擇那些積極的令人振奮的思想,讓它不斷沖刷你的心靈——僅僅是一句座右銘,都能夠源源不斷地激蕩你的心靈。”為此,我發(fā)動全班同學投票選出兩句名言作為班訓——“奮斗改變人生”,“青春需要最好的經營”。可以說,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是激勵學生自我教育與發(fā)展的首要條件。
二、讓班會課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舞臺
班會課向來是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在我和學生的共同策劃下,04級初一(1)班舉行了以“中學生上網(wǎng)好不好?”為主題的辯論會,以“誠信是一個人的通行證”、“我與理想有個約會”為話題的討論會,以“我為同學找優(yōu)點——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不賢而自省——敢于自我批評”的自我教育活動等。
以班會“我與理想有個約會”為例,整個班會圍繞“談談你熟悉的關于理想的名言——你創(chuàng)造的關于理想的名言——談談你對理想的認識——你的理想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理想——你將如何實現(xiàn)理想——宣讀誓詞”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室里笑聲、掌聲不斷。最后,班會在學生們的宣誓中結束——做不了大路,何不做條羊腸小道,不能成為太陽,何妨當顆小星星;成敗不在于大小,只在于你是否已竭盡所能。不能憑大小來斷定你的輸贏,不論做什么,你都要做最好的一名。生活因為熱愛而豐富多彩,生命因為信心而瑰麗明快,激情創(chuàng)造未來,奮斗營造明天!
誓詞雖然是學生從網(wǎng)上下載下來的,但它的精神卻激勵著每一個人。
三、班干輪值時如何做到有條不紊
在工作中,我漸漸明白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需要班主任的細心指導。
一天,我對班長說:“你們幾個班干部開一次班委會,談談你們該為班級做些什么?!钡诙煳覇柊嚅L:“班委會開得怎么樣?有沒有好的建議?”他嘆了口氣說:“失敗了,大家亂哄哄吵成一團,后來就散了。”
經過反思,我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我這個班主任身上。倘若我能在會前對班干部進行計劃性指導,班委會可能就是另一番樣子。我決定重新召開班委會。我對班長說:“既然是開會就要有會議目的、參加人員、討論內容、得出的結論和建議,還要有人專門記錄,否則大家豈不成了無頭蒼蠅了?”班長茅塞頓開。第二次的班委會開得非常成功,當班長拿著會議記錄給我看時,我不禁驚嘆學生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了。記錄本上既有對同學的表揚,又列舉了班里的不良現(xiàn)象和有待解決的問題,并且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案。
給學生一個自我發(fā)展的平臺,他們就能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四、用榜樣的力量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進入初中的第一次月考,一些學生的成績不太理想。當總結失敗的原因時,很多學生把考試失敗的原因歸結到外因。有的學生怪父母文化低,不能輔導自己;有的則說父母沒有給自己請家教。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名列前茅的鄭宇欣現(xiàn)身說法。
宇欣的父親是海員經常不在家,母親高中畢業(yè),沒有多少文化,從小到大,宇欣都可以算是自主學習的典范。她自己制訂學習計劃,摸索學習規(guī)律,在失敗中吸取教訓。正像她的座右銘所說:“雖然努力未必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會成功?!彼诮涷灴偨Y說:“我不聰明,只是很努力。只要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怕失敗,肯于吃苦,就一定會成功?!弊寣W生來教育學生,可以達到學生之間相互教育的目的。
鍛煉一種能力,收獲一種人生。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鍛煉,在自我發(fā)展中體驗成長。在探索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的道路上,也許我還會遇到困難與挫折,但我會一如既往將引導學生自我教育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