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激勵能促進積極的心理品質的形成,有利于人的發(fā)展。在集體形成的過程中,激勵機制的建立對形成良好的集體輿論、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是有積極意義的。針對這一話題,本文從情感激勵、目標激勵、責任激勵三個方面就“如何充分利用激勵機制,促進班級和諧發(fā)展”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級管理的效能體現(xiàn)為人的發(fā)展。因而,班級管理的過程實質上是為了實現(xiàn)人的發(fā)展而引導人的行為活動的過程。在人的行為活動過程中,是否給予激勵,其行為活動的表現(xiàn)及效果大為不同。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很多班主任投入極大的精力,但收效不夠顯著,疲憊不堪,甚感困惑。我認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充分發(fā)揮班集體的激勵功能,不能做到事半功倍。因此,充分發(fā)揮班集體的激勵功能,無論對教育改革的深化,還是對班集體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恰當運用激勵機制,適時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在主動、自愿的動機作用下向所期望的目標更加積極地努力,發(fā)揮更大的能動性;使班集體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更好地把班主任的管理思想轉化為學生的思想行動,創(chuàng)造積極健康的班級氛圍。下面我主要談談在情感、目標、責任等方面對學生的激勵。
一、情感激勵
情感激勵就是加強與學生的感情溝通,尊重學生,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從而達到增強教育效果的一種教育方式和方法。情感激勵在班級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情”是重要紐帶。特別是男生,他們一方面重感情,講義氣,但另一方面又不會輕易向人敞開心扉,信任別人。“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因此班主任應深入學生,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與學生零距離接觸,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真誠的愛,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的確為自己著想,從而自覺地聽從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我的做法是:
1.熱愛學生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班主任工作面對的是活生生的學生,是一種人與人的交流與合作。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币虼艘幻嘀魅问紫葢摕釔蹖W生,特別對后進生,要愛得真,愛得深,將嚴格要求滲透在愛之中,“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事實上,后進生更需要班主任的關心、幫助與鼓勵。當他們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而有了這些學生的支持與擁戴,才能使班級工作順利開展。如本班有位同學有上網的惡習,在宿舍的衛(wèi)生習慣也很差,還不服從學生干部的管理,明明知道她是位十足的后進生,但在態(tài)度上我還要把她當作學優(yōu)生來看待,絲毫不讓她覺得老師是討厭他的,對她是不耐煩的。為此,對她的錯誤我并沒有一味批評,責怪她或是板著臉孔訓斥她,而是以寬容、理解的平常心態(tài)多次找他談心,平時對她充滿熱情,見到她也是笑瞇瞇的。有一次她生病,我親自陪她去醫(yī)院看病,還護送她回家;我做的一切就是要讓她感到老師是關心她、喜歡她,使她產生心理認同。我又通過大量的例子說明上網的危害性,讓她知道我們教育她、管她是在幫助她,要積極支持和配合。這樣,消除了她的戒備之心和抵觸情緒,改變了她自甘落后的思想。我定期跟蹤她的情況時,她也不再反感了,班長、團支書監(jiān)督她時,她也很樂意接受。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我相信通過這種情感化的管理,可以營造出一個自律、和諧、有凝聚力的班級。
2.了解學生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要想從一切方面教育人,必須從一切方面了解人。我們班一共有兩名男生,但是這兩名男生都非常內向,不愛和其他人交流,有什么煩惱苦悶一般不會主動找人傾訴,也不愿向老師反映別人的情況,以為這樣是“出賣”朋友。為此,我平時很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緒、身體、表現(xiàn);經常與學生交流、談心,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愛好興趣、家庭情況,分析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關注學生點滴的進步,及時鼓勵、表揚。同時還通過周記進行間接談心,解決一些不便直接談心的敏感問題,我班有位男生早戀,正面直接談心有所不妥,我就與他多次筆談,很好地引導這位學生走出了困境。班主任不僅要勤于觀察,而且要目光敏銳,從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是極微小的情緒變化上感知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tài),把握偶發(fā)事件的萌芽,及時采取針對性教育和防范措施。實踐證明,班主任走進學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狀況、健康狀況、生活經歷、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和生活環(huán)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級總貌、特點和基本傾向,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是形成班級凝聚力的前提。
3.多參與班級活動
班主任應多參加學生組織的各項活動,努力使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和他們打成一片,產生情感共鳴,把握好教育契機,以增強教育效果。在班級活動中,班主任要對同學中的積極因素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與肯定,引導學生積極向上,關心熱愛班集體,把個人的分散的內動力凝聚成班級的整體內動力,使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并由衷地熱愛自己班級。校組織的各類比賽如宿舍內務比賽、拔河比賽、會操比賽、歌詠比賽、朗誦比賽等,我都親自組織學生訓練并親臨現(xiàn)場助威,隨著各項比賽取得佳績,自己在學生中牢牢地樹立起威信,使得學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動地聚集在你的周圍。“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形成團結協(xié)作、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我切實感受到了在一個班集體中,真誠友好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是每個同學的快樂之源,進步之源。毫無疑問,這也正是一個班集體的生命力所在,它為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目標激勵
所謂目標激勵,就是確定適當?shù)哪繕耍T發(fā)人的動機和行為,達到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目的。目標作為一種誘因,具有引發(fā)、導向和激勵的作用。一個人只有不斷啟發(fā)對高目標的追求,才能發(fā)動其奮發(fā)向上的內在動力。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目標和起點之間隔著坎坷和荊棘;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只能用奮斗去統(tǒng)一;困難,會使弱者望而卻步,卻使強者更加斗志昂然;遠大目標不會像黃鶯一樣歌唱著向我們飛來,卻要我們像雄鷹一樣勇猛地向它飛去。只有不懈地奮斗,才可以飛到光輝的頂峰?!?br />
1.目標要合適
班級目標是班級凝聚力的核心,設置的目標要合理,目標的難度要適當,要做到樹上的果子懸到“跳一跳夠得著”的程度,宜于激發(fā)進取心。過高了力所不及,過低了不需努力,輕易得到,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激勵效果。
如我在接06級7班時,和學生一起制訂出班級的奮斗目標:成為年級優(yōu)秀班集體??偰繕舜_定后,設置階段性目標與之相配合,如結合新生軍訓、數(shù)學競賽、廣播操比賽、合唱比賽、運動會、文明班級評比等,提出一個個階段性奮斗目標。有了定位目標,班級就有努力方向,學生的行為也就更規(guī)范,班主任的表揚或批評也更有依據(jù)。例如,我班學生都知道我們的體育不行,要在校運會上出成績很難。所以我們就在入場儀式、清潔衛(wèi)生、場地布置、會場紀律、投稿宣傳等方面下功夫,“武”的不能出成績,就在“文”的方面做文章,果然連續(xù)兩屆運動會我班都被評為“精神文明班”,同樣是運動會的勝利者。
2.個人目標與班級目標一致
這樣將使個人的行為朝向班級的目標,在個人間產生較強的心理內聚力,共同為完成班級目標而奮斗,使大家了解到只有在完成班級目標的過程中,才能實現(xiàn)個人的目標。這樣,學生就會對班級產生強烈的感情和責任心,平時用不著別人監(jiān)督就能自覺地把工作搞好,就能自覺地關心班級的利益和發(fā)展前途。如個人期末評獎的條件是不但學習成績要符合評獎條件,而且要求評獎學生操行必須為“優(yōu)”,而多少人能得“優(yōu)”,取決于班集體得文明班的次數(shù),這不但要求學生個人各方面要做好,而且會監(jiān)督要求別人也要做好,大家都做好了,集體好了,才能實現(xiàn)更多人的個人目標。
經過師生的努力,目標一步步接近了,我們06級7班逐漸成為年級的甚至學院的先進班集體,同學們的自信心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提高了,責任心增強了。班集體更有凝聚力、吸引力了。同學們也自然產生出一種優(yōu)越感和自豪感,更會為維護集體榮譽,為完善與發(fā)展集體而自覺地奮發(fā)努力,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班風是無形的力量,它影響著集體成員,使他們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三、責任激勵
責任激勵是根據(jù)班級學生的特點,從責任上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競爭奉獻的氛圍,可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激發(fā)廣大學生積極工作、努力學習的士氣和活力,形成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認同感。
管理心理學表明,集體成員以不同的形式參與集體管理工作,能有效刺激與促進各成員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因此,應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班級的管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責任感,最終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正如英國斯賓塞在《教育論》中指出的:“記住你的教育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別人來管的人。”具體做法是先明確全班同學管理班級的責任及管理辦法,制訂每個班干部的崗位職責,具體工作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而且在管理過程中我還要求班干部、組長、室長樹立服務意識,讓被管理者覺得管理者是真心在幫他,而不是挑刺、找茬,從而對管理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進而產生群策群力、團結合作的人際關系,為順利開展班級工作奠定基礎。根據(jù)需要,我班在每周一指定一名同學,由這名同學對班級日常事務進行管理,記錄每天的班級管理情況,如早讀、清潔、上課、兩操、儀表、晚修、飯?zhí)?、宿舍、宣傳、出勤、好人好事、比賽訓練等方面的情況,還指定一些同學做“暗探”,記錄違紀情況特別是宿舍的突發(fā)事件,及時向班主任匯報,并對違紀同學進行必要的批評教育。班級發(fā)生的事情,規(guī)定班長應盡可能當天通知班主任,以此來掌握班級的動態(tài)。班級事務放手讓學生去做,學生在學中干,干中學,主人翁意識更強了,集體榮譽感更強了,班級的凝聚力更強。
“激勵”是實施班級管理的“良策”,它比被動的管、堵、卡、壓方式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激勵的方式還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都要適時、適當、適度,這樣才能使之為班級管理服務,使班級能按著所期望的目標發(fā)展,使班級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優(yōu)秀班集體。
充分利用激勵機制,促進班級和諧發(fā)展
時間:201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