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發(fā)展和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質的教育活動,它的實施是一項較為巨大的工程,涉及多種變項,需要遵循必要的原則,實施的途徑和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其功效各有千秋,不能絕對化。
因此,搞好人格教育,最有實際意義的莫過于對人格教育對策進行優(yōu)化組合,人格教育對策的優(yōu)化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激發(fā)自我建設的意識是核心
人是能動的、自主的,是萬物之靈。人具有選擇和自我調整的能力,人的自我意識在自身人格教育發(fā)展中發(fā)揮著組織者、推動者的作用,影響并塑造著人格品質結構的其他成分,和這些成分的相互關系,制約著個人行為?!叭魏瓮饨绲慕逃绊懚急仨毻ㄟ^受教育者內在積極性的發(fā)揮才能起作用?!?
從根本上講,人格的發(fā)展完善是個人主動自覺的過程,其成效主要依賴于個體人格自我建設意識的強弱和所付出的努力。自我意識發(fā)揮最快的時期,獨立性、自主性日益增強,作為教育者必須充分尊重和調動主體能動性,想方設法使初中生成為人格建設的主人,使其意識到自我的需要,自我存在的價值。要激發(fā)其進行人格建設的意向,確立人格建設的目標,培養(yǎng)他人格建設的方法和能力,依靠初中生人格自我建設積極性的發(fā)揮,教育者能給予受教育者最重要的幫助,應是喚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意識的高度覺醒。
2. 實施以提高文化素質為基本內容的綜合素質教育是基礎
構成人格的要素不少.但其核心是人的內在素質,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這一切無不與人的文化素質有關,與人的整體素質、綜合索質有關。文化素質既是人的整體素質的基礎,也是現代人格的基礎,較高的文化素質是形成現代人格的理想條件。文化素質體現著人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折射出人的信仰情感,體現人的精神風貌,代表著人的品位和品質,廣博的知識是提高自身修養(yǎng),完善自我的重要基礎。培根說得好:“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文學使人善辯”。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可見,人格的教育與塑造必須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質為前提和基礎,特別是面向初中生和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格教育更是如此。我在現實教育教學工作中注重以下幾點:一是走出應試教育的泥潭,切實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烤C合教育培養(yǎng)全面的素質;二是在擴大學生知識的同時,強化他們的思維訓練。思維素質是綜合索質的核心,人格的水平與思維能力有關;三是注重向學生傳授新思想,弘揚先進文化精神,學習新知識,及時用反映當代世界發(fā)展的新知識、新的科技影響他們,促使他們人格盡快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