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高中學生思想狀況分析
時間:2014/3/4
1、 紀律意識、學習意識淡漠。
現(xiàn)在的學生們受社會不良影響太多,根本沒有學習的欲望。上課看小說,自習聽音樂都是平常的表現(xiàn),相信大多是教師都有體會毋庸多言。可下面一個例子對我很震撼:這次學業(yè)水平測試一學生不會答卷,寫上姓名后就走出考場。我問他,你這樣怎么能拿到畢業(yè)證,他反問我,高中畢業(yè)證有什么用。當時感覺很悲涼,為什么不到二十歲的學生會有這種想法?是學生的問題?社會的問題?還是我們教育的問題?難道我們上學就是為了拿證?我想起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看來當代學生有這樣思想的不會很多,他們的學習意識往往都是功利的。我們以前稱大學為“象牙塔”,可現(xiàn)在的大學教育還是嗎?學生有這樣的思想,也就難怪我們整個社會風氣的墮落了,不學道,無以知。學習意識如此淡漠又怎么會有良好的紀律意識?
2、 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缺乏,自我意識強烈。
這些孩子用我們小時候老師說我們的話說就是:從小在蜜罐子里長大的。但是現(xiàn)在跟他們比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蜜罐子未免太小兒科了。這些孩子從小被家長灌得不成樣子,可以說一部分同學有極端的自我意識,男生還差點,女生很明顯。相信當班主任的老師都知道,女生吵架那可是家常便飯,就那么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怎么勸兩個人就是不能容忍對方。更有甚者要求換宿舍,然后別的宿舍就聯(lián)合起來搞小集體,排斥她。這樣的自我意識必然導致社會公德意識和責任意識的缺乏。
我們學校教學樓、宿舍樓的安全指示燈都不知道換了多少遍了,樓梯扶手不知道被踢斷了多少根,門玻璃也是經(jīng)常的碎。不知道別的學校有沒有這種情況。這就反映出我們教育的缺失,德育喊了多少年,可看看都德育成什么樣了?
3、 一少部分學生沒有尊、敬、愛、廉、孝意識。
這樣的學生少,但是就我切身看來,每個學校都有那么一小部分?,F(xiàn)在的學生不怕老師我們學校女教師就經(jīng)常被學生氣哭,然后作業(yè)怎么也收不上來,學生上課不遵守紀律你叫他站起來他都不理你,更有同學叫囂要怎么怎么樣某個老師。我就想起我上學的時候,遠遠的見了老師就趕緊拐彎,怕跟老師打照面。我們現(xiàn)在倡導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可我覺得這個度我們沒有把握好,學生失去了敬畏之心,我們的師道尊嚴沒了。在中學階段學生的自制力差,學習生活很多方面都要老師去強制給他們更正錯誤,可是學生沒了怕性,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未必是好事。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楊不管”的學校會出現(xiàn)教師被學生斷指的事件了。
中國大多數(shù)家長是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就知道整天說學習學習,沒有在孩子心里培養(yǎng)出學習的榜樣動力,更更沒有培養(yǎng)出孩子把孝貫徹到生活中去的意識。我身邊就有不少學生跟家長吵架,回家什么也不干就等著吃喝。我曾經(jīng)問過學生周末什么的會不會幫家里下地干活,有一半學生說地里的活不會干。我想這些學生很多都已經(jīng)忘了自己是農(nóng)民的兒子。
4、 思想幼稚化,行為成人化。
我對中國的傳媒管理是相當憤慨的,什么廣告也播什么書也出,當然這也是社會的進步,是大勢所趨不可不免,但是學生可是深受其害。學生最愛看的就是那些學校黑社會性質(zhì)的,網(wǎng)游性質(zhì)的,言情性質(zhì)的書。一些商家也缺少社會責任意識,不知道去聽從我們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倡導,只追求經(jīng)濟利益,爛出書,出爛書,然后還賣給學生。學生現(xiàn)在還小,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從這些東西中學壞。我們常說擔心“80后”“90后”,家長溺愛是一方面,但不至于學壞,可這些東西可完全能把學生毒害。最近不是出現(xiàn)了個廣東開平事件嗎?幾個學生做那樣的事情,值得我們深思。
學生熱衷于看這些書,更熱衷于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還有用手機聊的,結(jié)交一些不認識的人或者社會閑散人員做朋友,談戀愛就更不用說了,學生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顯示自己的本事。幼稚,無知的幼稚,簡直是拿著幼稚當成熟。在這種幼稚的心理作用下,學生就很容易做出許多不是學生該有的事件。我一妹妹在市里上學,她回來跟我說市里的出租車司機和旅館老板認識很多他們學校的學生,因為晚上一下課出租車司機就會等在學校門口……........。這種情況不只市里,農(nóng)村高中也有。大眾傳媒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國家該重視下了,當然學校教育也有責任,這個后邊另說。
5、 有明確的人生價值追求,無為之奮斗的毅力。
可以說現(xiàn)在整個社會的價值追求都出現(xiàn)了錯位,追求的就一個目標:錢。咱不說那些高尚的套話,我們必須面對這個事實。但追求錢沒錯,關(guān)鍵是方式是什么和有了錢之后再干什么的問題。跟學生聊天的時候?qū)W生說了很多理想,但透過理想看到的其實也是錢這個字,這也是我在這個小標題里邊沒有用“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的原因。但是就是這么具有誘惑力的字眼學生都沒有為之犧牲這三年的魄力。我說:你們要想下半生能活得像個人,這三年你們就不能像人一樣活著(我有點跟現(xiàn)在的教育理念作對了)。但學生不聽,該怎么玩還怎么玩。我們常常說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可又有幾個人真的去思考自己是不是能戰(zhàn)勝自己?其實學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里,而是不愿意去改正,大道理他們都懂,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所以前邊我也說了,學生對老師一定要怕,這時候就要老師去強迫他們過這三年,如果隨著他們自己的性子來,很多學生會后悔。
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寫,但是覺得考慮欠佳,在這里就不寫了,其實從這幾個方面我們就看出當代學生思想的基本狀況了。我們在憤慨失望之后也應該考慮下原因,考慮下我們?nèi)绾文苻D(zhuǎn)變這種狀態(tài)。
我個人意見是:
1、要想改變學生的這種現(xiàn)狀就得改變現(xiàn)行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抓升學一方面抓德育是不可能的,因為升學率的評價標準很明確,必然會導致教師把所有的精力放到這方面,好在現(xiàn)在教育改革開始改變這種弊端了,但是在切實貫徹時還是遇到了許多阻力。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加大道德教育特別是傳統(tǒng)道德教育的力度,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2、抓好小學初中的德育工作。因為高中階段學生的基本心理已經(jīng)形成,很難去改變,小學初中學生正處在心理的形成期,這是進行教育的寶貴階段,一定要重視起來,這個階段的工作做足了,對孩子的一生都會起積極的影響,對我們國家的國民素質(zhì)更是功不可沒。我覺得培養(yǎng)學生做人要比教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更重要,做人是基礎,知道如何做人了不用教他就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學習。
3、提高家庭教育質(zhì)量。我覺得這個是難度最大的,因為范圍太廣人數(shù)太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學生心理的形成起著決定作用。我做過一個不是很精細的調(diào)查,我們學校的那些問題學生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庭。所以一定要教會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我們農(nóng)村有句話叫“富不過三代”,考慮考慮很有深意。窮其實也是不過三代的。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一生教育的發(fā)端,開頭好了,后邊就自然順利。
其實說了這么多就一句話可以概括:我們教育的現(xiàn)實就是舍本逐末,只抓了知識的學習,而嚴重忽視了做人教育。當然不否認我們整個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是好的,我們的教育理論也是很正確全面的,問題在于我們在執(zhí)行的時候,在具體去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都做了些什么,或者說是什么沒有讓我們?nèi)フJ真貫徹我們我們的教育政策。我認為就是對教師的評價機制把老師都逼上了只抓學習的路上來。
畢業(yè)好幾年了,感覺自己還是個憤青,看到孩子們這樣心里真的是憤憤然,同時又感覺很無助,自己只能改變一個班級,真的是滄海一粟。眾位老師有什么好的對策請不吝賜教。上面提到的一些問題和解決措施都是個人之言,欠缺考慮更不成熟,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正,更希望與各位老師互相交流探討這個問題。為了學生,為了中國,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