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一門學問;管理是一種實踐;管理是一種過程;管理是一種途徑;管理是一種手段;管理是一種協(xié)調(diào);管理是一種凝聚;管理是一種力量。
管理是一種有序的活動,管理是實現(xiàn)目標,提高效率的必有所為。管理既存在管理自己,又存在管理他人;既管理人和事,又存在管理財和物。管理中,既要管,又要理。管理既要有謀略,又要講究實事求是。管理既嚴,又要慈,還要愛。
管理的一個極端是專斷專行,而另一個極端則是群行無序各行其是,最終一盤散沙。
民主管理是一種形式,法制管理是一種運行機制,人文化管理是一種追求或選擇。
管理上的言論,百家爭鳴;管理上的行為百花齊放。宗教化的影響也是一種管理,管理上的失敗者最終有發(fā)言權(quán)。
我提倡,學校管理上要注重“三個全”。
第一個“全”是全員參與管理。
這是從人的角度而言的。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是“人”。有一個人不參與,不配合,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管理最終要打折扣,至少對不參與管理的團隊成員是無效的。
全員參與管理,物、財、資、境、事才能變成活的東西。有時甚至超過人的力量。管理不活的最大表現(xiàn)是,全員沒有參與進來,這時,不但物質(zhì)環(huán)境活不起來,人本身也成“死”的了。所以,管理的第一要素是“人”的因素,要一個“全”字。
第二個“全”是全程教育管理。
這是從時間的角度來看的,或者從縱向的角度而言。全程是全過程,不丟一分一秒。就學校來講,四十五分鐘課堂和課堂外部都要有不同的、相應的特色化管理。工作、學習時段、餐飲住休時段等都應有不同的、相應的特色化管理。開學、上課學習時段,放寒暑假以周六、日休息、社會活動時斷也都應有不同的、相應的特色化管理。
當然,有的管理是緊張而有序的、嚴格而細致的;有的管理則是松散而自由的、開放而多樣的。
全程管理中的每一時段,每一環(huán)節(jié),每一過程,就其本身以及相互間都應是一個連續(xù)程序,相得益彰,互補互益,互促互動,互聯(lián)互進的。全程管理過程既包含物質(zhì)流動化,人文傳承化,精神影響化,又包含人員承接化,事物連動化,時空交接化等。
全程管理是管理中的最基本特色。
第三個“全”是全面組織管理。
這是從管理的內(nèi)容和目標的角度而言的。就學校管理來看,比如教師隊伍的管理角色,是具有“雙重性”特點的。在學校整體管理中是被管理者,但面對廣大學生和教師相互關(guān)系以及物質(zhì)因素,教師卻是管理者。
其實,管理團隊中每一位成員,嚴格的講,都有這種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雙重身份,都有管理他人和管理自己的獨特使命。
全面組織管理是指實現(xiàn)管理目標的每一管理者,都應全面計劃、全面操作、全面施行、全面實現(xiàn)管理目標。組織中既有與他人的協(xié)作與配合,又有自己施加對他人的影響與導引。既有對本職學習工作的全面組織要求,又有對自己處于管理系統(tǒng)的全面組織中的參與和互動。
全面組織管理的另一層面是指空間的充分利用,資源的充分利用,環(huán)境的充分利用,精神、思想、意識以及各種文明成果的充分利用,是一切橫向因素的充分利用。
通過全面組織實現(xiàn)人、物、時、空等立體化管理網(wǎng)絡和管理的最終目標遠景。
我所提倡、構(gòu)思的管理上的“三個全”,是一種統(tǒng)一的管理系統(tǒng),如果說第一個“全”是指人的因素,第二個“全”是指時間的因素,那么第三個“全”則是指以空間為代表的人和時間以外的一切環(huán)境因素了。
管理上的學問是很深的,最有效的成功者,也不一定是管理上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