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有內在魅力的校長
時間:2015/11/6
第一、校長的主要職責是什么:思想引領。
做校長,首先是做教育人,其次是做管理者。做教育人,就要有教育理想,有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辦學思想即反映了校長對教育的理解;做管理者,就要有領導的能力,這是實現(xiàn)教育理想的保障。在今天,領導能力不再是控制、約束的能力。繁瑣的制度和井然的秩序,也不再是領導力的衡量標準。在今天,有效能的管理者,是能帶來組織發(fā)展力的領導者,被稱為思想的領導者?!八枷氲念I導就是要給予每一位員工思考的頭腦,由員工自己在面對情境時去做判斷和選擇,而不是簡單地管理或規(guī)范員工的行為。所以,卓越的領導者并不關注自己有多少超凡的能力或獨特的魅力,而是會樂于培養(yǎng)自己的下屬成為領導者?!辈浑y看出,思想的領導者帶出的是具有主體意識和主體精神的團隊,也就帶給了組織不竭的發(fā)展動力。
這一認識成為我校長工作中的重要的指導思想。也正因此,幾年來,我將辦學理念細化在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結合實踐不斷提出動態(tài)、具體目標,著力通過身體力行、實踐評說、案例分析等,引領干部、教師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升專業(yè)敏感度;陸續(xù)提出一個觀點、兩個建構、三個培養(yǎng)、四個體現(xiàn)、五個結全、十個意識,帶領教師研究課堂上“退與進”問題,實實在在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倡導做優(yōu)、特、愛、樂的二小人,擁抱陽光,增強同理心,學會溝通與交流,不斷改善心智模式;同時,我在學校出臺了小校長、小書記、校長助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給予每一位教師充分發(fā)展自我的平臺。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倡導的是不“親歷親為”,而重在和每一個人達成共識,鼓勵他親自實踐,并在實踐中成長為最好的自我。因為,我深信:賦予或激發(fā)教師的思想,讓教師成為發(fā)展的主體,才是我這個做校長最重要的職責,也才有可能、有機會使教師成長為最好的自我!
心得一,相信你的每一位員工都是有能力的人!
第二、校長心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人!
關注“人”,永遠是管理的第一大要務。關注人,不是簡單的物質滿足,也不是表面、膚淺的溝通,關注人就要關注人生命價值和職業(yè)價值的統(tǒng)一;關注人,就一定要關注到人內心深處。只有走進人內心深處,才能真正獲得影響這個人的力量。而人內心最深處的需要是:價值和尊嚴!管理者一定要從內心給予教師最大的尊重,甚至包括尊重教師一時犯錯誤的權利,以維護教師的尊嚴;但尊重之后,還有一個幫助,就是要最大可能地幫助每一位教師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提升自我的價值,從而提升其做人的尊嚴感。這就應了一位教育家反復講的一句話:教育是使人有尊嚴地活著。那我們管理者就應該使我們的教師有尊嚴地工作著,且有歸屬感并獲得成長。所以,幫助每一位教師發(fā)現(xiàn)自我、建立自信,幫助每一位教師實現(xiàn)價值、提升尊嚴,是實現(xiàn)對“人”關注的兩部曲,更是優(yōu)化教師生命質量、促其成長為最好的自我的關鍵所在。
實現(xiàn)這點,表面、膚淺的溝通無法做到,其背后需要閱歷的支撐、需要智慧的積淀,更需要平時細致入微的觀察來輔佐,需要溝通中耐心地傾聽和同感地表達!所以,無論多忙,我也不放棄和教師在一起的機會,也不拒絕任何教師想和我談一談的愿望。而且,我主動創(chuàng)造了很多機會。如:每學期的“校長,我想對您說”、“燭光晚宴”、“校長聊天室”……在每一個溝通的背后,心靈與心靈的對話是永遠的主題,真誠、信任是永遠的主旋律,不斷的自我拷問是永遠的追求。不但我在這樣做,我還鼓勵學校管理團隊的每一位成員、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這樣來努力。
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實驗二小的團隊建設越來越成功,越來越健康,許多棘手復雜的思想問題、人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而解決過程中,每一位當事人都是發(fā)自內心的認同,沒有感受到“被強迫”。也正是這樣,每一位教師才越來越熱愛這所學校,發(fā)自內心的那種熱愛!
心得二,不要忘記和你的教師隨時隨地保持暢通無阻的心靈溝通。
第三,校長首先要做什么:創(chuàng)造機會。
我認為,管理的第二大事務就是帶領大家做“事”。溝通可以解決“人”思想上的問題、認識上的偏差,但團結人心、實現(xiàn)理想與價值卻必須是在真實的行動中才能完成,才可能成長為最好的自我!所以,校長要善于創(chuàng)造機會,帶領、鼓勵大家做事,而且是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做事中,校長的首要職責是指引方向。因此,辦學思想是衡量一位校長管理能力最基本的指標。有價值的辦學思想,不但能為學校的發(fā)展提供方向,而且為學校提供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潛力。校長,不但能提出、總結辦學思想,校長還要能將抽象的辦學思想物化為一個個具體的任務,引領全體教師去完成,并認識到每完成一個具體的任務,就是對辦學思想實現(xiàn)的逼近。于是,在共同愿景的支持下,教師不但方向明確而且干勁十足!
其次,校長要善于為學校每一位教師的發(fā)展搭臺鋪路,創(chuàng)造機會。我始終認為校長的職責不在于“管”,就像老師并不是能夠通過約束學生就可以帶好一個班一樣,而是在為大家創(chuàng)造機會、搭臺鋪路中,讓每一位教師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自己的能量。
這個過程中,知人善任非常重要,敢于突破和挑戰(zhàn)墨守成規(guī)的用人規(guī)則也很重要。為此,1998年我大膽選用了幾位當年同在師范學習的同學,又在2003年突破傳統(tǒng)的學歷限制提拔了一位副校長,還在2003年開始創(chuàng)立校長助理輪換制,成立“校長工作室”,起用一批年輕教師作為校長助理(教師兼職)。事實證明,這些舉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切實實現(xiàn)了教師個人和學校的雙贏。
心得三,要給每個人找到合適的事情做——給團隊一件事,給每個人一個機會。
第四,校長最需要注意什么:自我修煉。
“人”是發(fā)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校長本“人”的魅力,在實現(xiàn)辦學思想的過程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鼓勵每一位教師成長為最好的自我,是我的追求;但與此同時,我也始終不忘“讓自己成為最好的自我”!因為,一方面,我堅信校長的努力和成功,有可能成為教師努力和奮斗的榜樣;另一方面,我從不放棄追求美滿的生活,從不放棄追求個人的發(fā)展,這是我的人生信念之一!
于是,在自我修煉中,我體會到校長的魅力主要體現(xiàn)在——校長要有好心態(tài)。讓自己的天空常藍,讓別人的內心溫暖。充滿愛意,追求最佳心理狀態(tài)和績效,才能和每一個人一起實現(xiàn)“最好的自我!”。
首先,校長要勇敢。因為身上職責所系,校長一定不能怕承擔責任,不能怕承擔壓力,尤其在和不良風氣做斗爭的時候,尤其在事態(tài)不明朗的時候,校長要敢于講話。需要校長定奪時,敢于拍板,敢于承擔責任。正氣是學校發(fā)展的底色,必須使之成為學校文化的主流,要讓所有的教師從校長身上看到這種正氣的存在和弘揚。
其次,校長要舍得。有舍才能有得,生活的確如此。校長要舍得一些機會,舍得一些權利,舍得一些榮譽。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該退下去的時候退下去。比如,現(xiàn)在我們學校的教師集會,我主持、總結或講話已經很少了,均由主管校長來主持及總結,繼而又變成校長助理主持和總結;在評課、說課的時候,我說的少了,由主管主任主評,現(xiàn)在又變成更多年輕教師積極參評、進行思想碰撞……這些舍得的背后,正是學校“雙主體育人”思想實現(xiàn)的過程,是實現(xiàn)共同愿景、達成全員共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此外,在榮譽面前,是爭,還是讓;榮譽是個人的,還是集體的,這更是對一位管理者的考驗。學校上報的榮譽稱號,我從來都是不許報我,除非是評選干部的稱號,當主管校長、主任、相關人員都榮獲過,不再有人可選時,才同意上報我。
再有,校長還需要一點耐心。即少一點急功近利的思想。教育自身的規(guī)律,很多時候是需要時間來驗證,以時間為代價的。而如果不遵循規(guī)律辦事,急功近利,其實表面的繁榮和暫時的成功可能將會帶來日后更大的問題。何況,我們學校管理者每天面對的都是人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等待。尤其每出臺一個新的舉措,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xiàn),大到課堂教學的改革,小到廁所文化的形成。而當我們堅信自己的認識的時候,必要的等待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很多美妙的奇跡和結果就在這耐心的等待和持之以恒的堅持嘗試、努力中創(chuàng)造出來。在這是耐心等待還是急功近利的背后,就是你有一顆為教育而生的心,還是一顆做官的心。
此外,校長還要有好形象。包括親和、正直、敬業(yè)、信任、欣賞、贊美、包容、大氣、自責……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形象應該是“權威”。提到權威這個問題就像有些教師不敢批評學生一樣,認為只有好言好語,才能獲得學生的喜愛。我的經歷告訴我,這是一個誤區(qū)。權威分為地位的權威和個人的權威,這種權威常以外在、霸道和剛性為特征。而后者則是因為其個人素質的優(yōu)秀而帶來的權威,這種權威常以內在、民主和柔性為特征。我認為,校長一定要有權威,沒有權威不服眾,也就無法領導一個團隊。但在倡導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今天,權威應該是以“個人人格的權威”為主,是一種內在的權威,一種知性的權威,一種體現(xiàn)親和特性的權威,內在權威,是以“理”服人,以“正氣”服人;知性權威,是以“思想”和“專業(yè)性”服人;體現(xiàn)親和特性的權威,是要善于與人溝通、傾聽意見,權威而不霸權。
此外,校長還需要一個好習慣:學習!學習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坐在教室里的學習,還有就是讀書。書我讀了很多,除了教育類的圖書之外,這些年我讀的最多的是管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方面的書。它們使我跳出了教師狹小的圈子,可以從教育外部來看教育,從一些原來從未思考過的、全新的角度來思考教育,大大開闊了眼界,增強了認識,并重新激發(fā)出自己不斷思考和追求發(fā)展的熱情。還有兩種學習,我認為非常有價值:一是交高人,向別人學;二是善反思,向自己學。其中,向自己學還包括反思之后的大膽實踐。因為,只有實踐才是檢驗反思結果的唯一標準,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推進反思的不斷深入。我們不僅要重視思想的活動,更要重視行為的活動,在兩種活動的交替中,才能更好地促進自己的發(fā)展,實現(xiàn)有效地向自己學習。這是隨著年齡增長,更加有效和便捷的學習方式,也是我這些年不斷完善自己的另外一些主要的途徑。
心得四,對校長而言,管理的過程就是做人的過程,是一個自我修煉的過程。